close


「環評的角色,就是在源頭做好把關。」臺北大學自然資源暨環境管理所所長、同時也是環評委員之一的李堅明表示,破壞環境的事後補救成本會大幅增加,但環評僅是基礎把關,建議政府應有明確環保政策,讓業者能有所本。



悠遊聯名信用卡比較 googletag.cmd.push(function () { googletag.display('div-gpt-ad-1489561879560-0'); });



李堅明指出,全球環評制度自1970年起發展,我國雖遲至1994年推動,但也行之有年,並有許多他山之石可參考。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





李堅明說,多數先進國家已從先談經濟再講環境的「褐色經濟」,逐漸轉為推動兼顧自然資源質與量的「綠色經濟」,甚至已有許多先進國家把「節能」視為產業來推行。而台灣已著手統計褐色GDP與綠色GDP的比較,他認為是非常好的指標。在環評精神方面,李堅明提及「預警原則」概念。他指出,預警原則包含兩個要素,一是科學上證明環境與自然資源應受保護,或存在環境衝擊疑慮時,應採斷然保護措施;二是舉證責任應在「相信該經濟活動對環境影響小」的人身上。和歐、美、日、韓等國環評制度相比,李堅明說,台灣有「環評否決權」制度,即未經環保署環評審查,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不得許可開發行為。他認為這是台灣環評的一大特色,但與此同時,否決權也是爭議所在處。值得一提是,韓國在推動環評制度後,通過環評開發案數量大幅成長,相較台灣近10年通過率僅12.3%,去年甚至僅有17件申請審查,反映環評制度須思考改進方向。李堅明強調,環評只能做到基礎的把關、減輕短期的影響。「只要有開發,就會衝擊環境。」他認為,應再搭配其他環境政策工具,才可真正落實綠色成長;政府也須有明確、大方向的環保訊息,讓業者有所本,必免不必要的投資規畫與審查。(工商時報) var _c = new Date().getTime(); document.write('');







哪家信用卡最好辦 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

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

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

ONEAD_slot('div-mobile-inread', 'mobile-inread');匯豐現金回饋卡

});

海外刷卡回饋最高}



現金回饋最多




9E750BCEA605A01A
arrow
arrow

    jojuliocu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